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9:22    次浏览
■好人素描唐学新,公交集团汽车四分公司玉浓路客运站405路公交车驾驶员。凭着对公交客运事业的执著追求,30多年来,他用微笑和真情服务,描绘了人间的真善美;用爱心和奉献,搭起了与乘客理解和沟通的桥梁。本报记者张玮炜唐学新在公交客运岗位上工作了30多年,积累了许多经验,他总结的“三看”、“三请”和“五慢”,可是特别好用的窍门。“三看”即在车辆进站时,看站台准备上车的人有多少,提前请下车的乘客往下车门走;看老人、儿童等所在的位置,将车停靠在他们附近,方便他们上车;看站台附近有无积水,尽量将车停靠在远离积水的地方,避免将积水溅到乘客身上。“三请”即请乘客上车不要拥挤,请乘客往车厢里面走,请乘客给“老弱病残孕”让座。“五慢”即慢进站、慢停车、慢开门、慢关门、慢起步。唐学新还根据老年人行动迟缓、反应慢的特点,总结出“一等”、“二问”、“三让座”等服务经验。有一次,一位90多岁高龄的老人拄着拐杖来到玉浓路客运站,对客运站领导说:“每次坐唐司机的车,他都乐呵呵的,还主动搀扶我上车,给我找座位,真是好人啊。”炎炎夏日,为防酷暑给乘客带来伤害,唐学新总会在车上准备一些防暑降温物品,如清凉油、风油精和藿香正气水等。一次,由于天气闷热,一位女乘客突然晕倒在车上,唐学新立即将车停靠到路边,向车上乘客说明情况后,把女乘客搀扶到靠窗的座位上,并且买来矿泉水给她喝下,帮女乘客缓解了症状。第二天,女乘客买来一箱矿泉水送到唐学新的车上,表达感激之情。近年来,唐学新在车上先后捡拾很多乘客遗失的物品和近万元的现金,他都及时上交给客运站,返还给失主。在他的带头和倡议下,车队的驾驶员先后为患重病的4位同事捐款近3万元。每天,唐学新都坚持早来晚走,认真做好车辆出库前和入库后技术性能的检查,发现问题及时报修或排除,从不开“带病车”上线。当其他驾驶员的车辆出现故障时,唐学新也总是有求必应,对实习、外聘和驾龄较短的驾驶员,更是将自己的驾车经验和维修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,并且经常性地随车指导操作。唐学新不仅车开得好、服务做得到位,还善于学习、勤于思考、肯于实践、敢于创新。几年来,他把在客运工作中的所见所闻用宣传报道的形式,及时、准确、真实地反映出来。他撰写的文章《信任》,用具体事例生动阐释“驾驶员的一个微笑,一句礼貌用语,一个善意举动,就能拉近与乘客的距离,增进相互间的信任”。在唐学新的带动下,驾驶员们用微笑和爱心服务乘客,争说文明话、争开文明车、争做文明人,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大连公交“服务第一,乘客至上”的理念。■记者感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唐学新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。在客运服务工作中,唐学新始终如一地把热情周到、礼貌待客、助人为乐的服务理念记在心上,虽然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壮语,唐学新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,在10米车厢书写着动人篇章。